盗墓札卷

十年慰风尘

> 盗墓札卷 > 盗墓札卷目录

第345章 黄河天书(1 / 2)

上一章目 录

“得,老爷子您别生气,我这兄弟就这样,他人品还是不错的。”我当和事老,给双方台阶下。

“就是就是,胖爷小时候还是三好学生。”

“呵。”老头不信,脸颊抽了抽,“行吧,你们要听我就和你们说说。不过咱们这里穷乡僻壤,几位要是没事就别在这里遭灾。”

“当然,晚辈洗耳恭听。”我说道,并没有当面说要离开。

葫芦作为外地人居然能打听到观音殿,想必此地定然有异,我们岂能离开。

“其实不是我不说,只是这个故事很离奇。按照你们外边的话来讲,叫做封建迷信。”

老头娓娓道来,又晕了几口酒。

胖子夺过酒瓶,美美独享:“封建迷信的糟粕,就得说出来,让大家批斗,我看你也别卖关子了。”

“封建迷信不可信,大家说出来研究研究,就当个乐子吧。”大烟袋点头。

“好吧,咱们这个观音殿,真就是北宋年间修的。打观音殿修好后,禹王台这个地名才改成了观音殿。”

老头呼哈酒气,面红耳赤间,迷迷糊糊的双眼却带几分精明。

原来,据这个姬老头描述,几百年前的北宋仁宗时期,黄河决堤发了大水。

古语九曲黄河万里沙,延绵万里的黄河直入大海,每年万马奔腾携带中原亿万吨泥沙入河。

因为黄河泥沙大,所以河道容易堵塞。

黄河一旦堵塞,就会溢满,形成地上河。

有句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,就是说的黄河水变幻无常。

当年大禹治水,也是主治黄河泛滥。

扯远了,姬老头告诉我们,仁宗时期黄河决堤,吞并沿河几十万百姓牲畜,弄得天怒人怨。

北宋的都城在开封,离黄河近在咫尺,河岸决堤,仁宗不能不急。

但是黄河水年年发,不是决堤就是发洪,采取河堤堵塞根本行不通。当时佛教流行内地,有人上书皇帝建议修座佛寺,以此来镇压黄河水患。

“嗨,在愚昧封建的古代社会,这种行为劳民伤财,无异于抱薪救火。”胖子的话充满了批判,其实他这是给自己找理由,倒起斗来底气更足。

“别打岔,听老先生继续说下去。”我让胖子别多嘴,老头整理思绪,继续给我们讲。

宋仁宗也拿不出更好的治理办法,再说当年北宋四面环敌,大理辽国等虎视眈眈。

为了安定民心,仁宗就让工部负责,准备修建一座庙宇以此镇压黄河。

但是庙不能乱修,据说黄河底下藏着条老龙,就是这条老龙兴风作浪来吞噬人畜。不能算说错了吧,如果能将庙宇修在黄河龙口的龙头位置,许能理顺阴阳,保证黄河不再泛滥。

不过欲要勘探华夏第一的水龙脉,宋仁宗派遣各路高手,都没有个准信。

等到黄河水位退离,失去家园的百姓重回故土,腊月寒冬还能看见人山人海的劳作。宋仁宗大发雷霆,勒令官员想到应对之法,不然全都回家奶孩子去。

给皇帝勘探风水的学监急了,可要想找到黄河的龙眼谈何容易,传说黄河底下的龙眼住着老龙,直通着东海的龙宫嘞。

巧在这时,重建家园的黄河百姓报告,说在清理淤泥的时候发现一本上古天书。

天书全文晦涩,尽是难以读明的上古形文,且通体用黄河石晶制成,疑是三代古物。官员不敢隐瞒,将此事上报,谴派衙役将天书送入开封。

得知黄河淤泥里出现天书,当朝官员不知是福是祸,对于仁宗的疑问呐呐不能言。

此时,黄河附近出现一个自称玄玄子的道士,自称得天仙授法,能读懂此书。

仁宗急诏,派人宣玄玄子入京。

大殿内,玄玄子告诉宋仁宗,此天书乃是当年大禹治水所留。

大禹治水,正赶上黄河孽龙发难,于是大禹倾尽三川五岳之力将孽龙镇压在黄河地底。

孽龙被镇压时,问大禹何时放他离去,大禹害怕孽龙为祸,于是将天书交给孽龙。

并与孽龙约定,什么时候孽龙能读懂天书,就放他逃出黄河。

罢了,玄玄子向宋仁宗禀告:如今天书重见天日,恐非陛下之福。

仁宗见天书神异,于是向玄玄子问起天书内容,不过玄玄子并没有多言。只说此书天看不得,地看不得,就连九五之尊的皇帝也看不得。

仁宗不高兴,说道:朕乃天子,此书即便上天所传,朕也能看得。

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