亭长小武

史杰鹏

> 亭长小武 > 亭长小武目录

第7章 悉心廉疑狱 微伺见真形(3)(1 / 2)

上一章目 录

啊。韩孔尖叫起来,小人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竹券。刚才小人说的不全是实情,请令史君开恩,让小人补充几句。

哦,还有什么冤情?小武斜睨着这个健硕的贼盗大呼饶命,心里好不欢喜,但脸上还是不露声色,有话快说,等公文上报到廷尉府可就晚了。

韩孔道,望令史君容许小人把前因后果一一讲明白,否则小人一停嘴,令史君就喊用刑,小人有一千张嘴都说不明白了。就算含冤莫辨,令史君抓获小人这样一个小小的剽劫犯,也不算立了大功。刚才令史君说这件狱事和朝廷谋发案有关,倒让小人想起了一件事。小人没有杀那女子,虽然当初的确想抢劫她的钱财,可是并没有得逞。

韩孔说着,面目有点死灰,他用两只鲜血淋漓的手抱着肩膀,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恐惧的事,刹那间浑身发冷。这让小武也有点诧异,寒意隐隐从心底升起。不过他马上又惊疑了,天,难道我果真冤枉了这个贼刑徒么?

他不禁忆起了前两天和县令王德在密室的谈话。他觉得这件狱事终于要拨开云雾见青天了,可是去见王德,却发现他忧心忡忡,一幅忧惧的表情。

沈先生,王德竟然这样称呼他了,他从没这么客气过,我刚接到新淦县太守府传发到我们南昌县廷的文书,事情好生奇怪,长安方面怀疑广陵王刘胥要谋反,本县大族卫氏恐怕和刘胥有牵连。

小武当时问他,卫益寿到底什么来头,敢如此大胆?

王德说,卫氏家族曾是六国时代的豪族,族人的大部分早就迁居灞陵和阳陵[27]了。卫益寿这支的祖先曾在击破南越国时有功,被封为下沙侯,食南昌县下沙乡五百户。卫益寿侍奉当今皇帝,一度有宠,拜为左中郎将。后来因为细事不谨免官,诏书命令即日乘邮车离开京城,回自己的封邑。他们带罪回国,本来应该老老实实地灌园治产,加倍谨慎小心才是。可没想到行事倒越发乖戾嚣张,竟跟诸侯王勾结在一起,企图威胁朝廷。我现在忧惧的是,谋反案发生在我的县治,怕脱不了干系。这可如何是好。

真的?小武心里也一震,同时又喜悦盈胸,这回该着我大大立功了。我做亭长这么多年来,从没有扬眉吐气过,南昌县虽然不是小县,而是豫章郡都尉的治所,但它相比三辅、三河等名郡的诸多名都来说,又似乎不算一回事了。谋反大案如果发生在这里,该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?如果这件小小的剽劫案真的牵扯了如此深邃的背景,而又被我沈武给挖了出来,那我完全有资格对那小小的百石卒史一职不感兴趣,就算马上选补县丞,也是应该的。县丞,那可是三百石的长吏啊,腰间可以挂印绶的。要知道印绶是我向往了多少年的东西,我的老师李顺勤恳劳作了一辈子,也只是个有秩啬夫[28],秩级不过百石。即便如此,他当年佩戴印信的时候,也是那么趾高气扬。全闾里的人都来拍他的马屁,邻里之间不管有什么事,都来向他咨询。好像他不但断案厉害,还简直是个万事通了,就连闾右的富家子弟见了他也要恭敬地行礼。还是看他腰间配着一方官印。可是,那印算得了什么?连形状都是那么不堪。一般的长吏印一直到天子国玺,都是正方的,而他的印却是长条形,称为“半通”,也就是说,像老师这样的,还不能算是国家的正式官吏,只能一半算官吏,另外一半还是泥腿子。而我沈武,却眨眼之间要当上三百石的长吏了,腰间一串金黄,从印色到印绶都是黄灿灿的。那时我回到青云亭,出入闾里的时候,还有谁敢不向我表示尊敬的呢?

因此,他语调都有些颤抖了,安慰王德道,明廷不必担心,按照《贼律》,凡发觉谋反,率先有所捕斩的,非但不会牵涉,还有大功。

王德拍拍他的肩膀,叹道,全仰仗先生了。狱事侦破之后,一定保举先生为县丞。

小武呆呆坐着,一时间脑子里浮想联翩,险些忘记了继续问案。

婴齐不知何时进来,在他耳边提醒道,令史君,这小小的狱事竟然如此复杂,当初太守陈不害府君的紧张实在不算多余啊!

小武这才回过神来,两手手指互相交叉,把关节按得脆响。这是他兴奋时惯有的动作,他自己都意识不到。韩孔,快把你当天的所见一一讲来。他嚷道。

韩孔低下头想了想,道,那就容小人细禀。希望令史君能安排一个方便的地方。

小武点了点头,招手把婴齐叫到身边,低声道,让这些狱吏都出去,就我们两人留下。

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